北約在拜登首次與聯盟峰會上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

作者:羅賓·埃莫特、史蒂夫·霍蘭德和薩賓·西博爾德

布魯塞爾 - 北約領導人周一警告說,中國帶來了“系統性挑戰”,並在喬·拜登與唐納德·特朗普公開貶低的北約聯盟首次峰會上發表的公報中對北京採取了強硬立場。

這位新任美國總統敦促其他北約領導人勇敢地面對中國的威權主義和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這改變了冷戰期間為保護歐洲免受蘇聯侵害而建立的聯盟的焦點。

峰會最終公報中的措辭將為聯盟政策制定道路,一天前七國集團(G7)富裕國家發表了一份關於中國和台灣人權的聲明,北京稱該聲明誹謗了其聲譽。

北約領導人在公報中表示:“中國公開的野心和獨斷的行為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以及與聯盟安全相關的領域提出了系統性挑戰。”

拜登還告訴歐洲盟友,該聯盟的共同防禦協議是美國的一項「神聖義務」——這與他的前任川普的語氣明顯轉變,川普曾威脅要退出該聯盟,並指責歐洲人為自己的聯盟做出的貢獻太少。

拜登說:“我希望所有歐洲都知道美國就在那裡。” “北約對我們至關重要。”

拜登在北約總部紀念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武裝分子對美國的攻擊時停下來,當時北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觸發了第五條。根據該條款,該聯盟將對一個成員國的攻擊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

拜登將於週三在日內瓦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隨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和俄羅斯正試圖分裂跨大西洋聯盟,雖然他不尋求與俄羅斯發生衝突,但如果莫斯科“繼續”,北約將做出回應。

他形容普丁堅強聰明。

拜登說:“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尋求破壞我們跨大西洋的團結。”他還承諾在烏克蘭與莫斯科的衝突中支持烏克蘭,儘管他對基輔是否有朝一日加入北約沒有承諾。

拜登表示:「我們將讓烏克蘭能夠維護其人身安全。」但他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美國回來了”

儘管西方在如何應對中國的戰略上仍存在分歧,但拜登表示,北約在美國的領導下團結一致。他說:「美國回來了。」他試圖向歐洲人保證,川普式的民粹主義者四年內不會重返白宮。

「(美國)共和黨的領導層已經分裂,黨內的川普派是黨內的主體,但在美國人民中卻佔了相當大的少數」。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9月卸任前的最後一次峰會上表示,拜登的到來開啟了新篇章。她也表示,在正確看待中國這項潛在威脅的同時,這一點也很重要。

梅克爾對記者說:“如果你看看網路威脅和混合威脅,如果你看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合作,你就不能簡單地忽視中國。” “但我們也不能高估它——我們需要找到適當的平衡。”

在布魯塞爾郊區的北約玻璃和鋼鐵總部,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中國從波羅的海國家到非洲不斷增加的軍事存在意味著擁有核武的北約必須做好準備。

「中國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在網路空間看到他們,我們在非洲看到中國,但我們也看到中國在我們自己的關鍵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他指的是港口和電信網路。

斯托爾滕貝格也表示,領導人已同意增加對聯盟共同預算的貢獻。北約的大部分軍費開支由成員國單獨處理。

中國的聲譽

七國集團國家週末在英國舉行會議,譴責中國新疆地區的人權問題,呼籲香港保持高度自治,並要求對中國冠狀病毒的起源進行全面調查。

中國駐倫敦大使館表示,堅決反對提及新疆、香港、台灣等問題,稱其歪曲事實,暴露「美國等少數國家的險惡用心」。

「中國的聲譽不容誹謗,」大使館週一表示。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表示,與北京合作既有風險也有回報。 「我認為談判桌上的任何人都不想與中國陷入新的冷戰,」他說。

從中國對歐洲港口的投資、在非洲建立軍事基地的計劃,到與俄羅斯的聯合軍事演習,北約現在一致認為,北京的崛起應該得到強有力的回應,儘管特使們表示這將是多方面的。

盟友們很注意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德國政府數據顯示,2020年德國與中國的貿易總額超過2,120億歐元(2,570億美元)。根據美國數據,截至 2021 年 3 月,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為 1.1 兆美元,2020 年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總額為 5,59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