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世衛組織警告隨著病例增加,大流行將“長期”

世界衛生組織在1 月30 日向全球發出警報六個月後,其緊急委員會於週五召開會議評估這場危機,隨後發表聲明稱,「強調了此次COVID-19 大流行的預計持續時間較長」。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說,隨著世界各國都在努力遏制病毒的傳播,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週日,澳洲維多利亞州宣布進入災難狀態,並採取了全面措施試圖控制疫情。

週末在歐洲,法國和波蘭等國家報告冠狀病毒病例激增。

在整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該病毒現已導致超過 20 萬人死亡,其中近四分之三在巴西和墨西哥。

世界衛生組織在 1 月 30 日向全球發出警報六個月後,其緊急委員會於週五召開會議評估這場危機,週六「強調了這場 COVID-19 大流行的預計持續時間較長」。

該組織還警告稱,鑑於各國面臨的社會經濟壓力,存在「應對疲勞」的風險。

其最新聲明稱:“世衛組織繼續評估 COVID-19 的全球風險水平非常高。”

「委員會強調了此次 COVID-19 大流行的預計持續時間較長,並指出社區、國家、區域和全球持續應對努力的重要性。

澳洲

從週日晚上開始,墨爾本全境將實施宵禁,此前災難狀態的宣布賦予了警方更大的權力來執行措施。

自周六以來,該市新增確診病例 671 例,其中 7 例死亡。過去六週,維多利亞州的死亡和感染人數穩步上升。

墨爾本居民只能在距離家中 5 公里(3 英里)範圍內購物和運動。全州所有學生將返回家庭學習,托兒中心將關閉。

維多利亞州的死亡人數使全國死亡人數達到208人。

法國

法國週五在過去 24 小時內確認了 1,346 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這是病例連續第三天突破 1,300 例。

同時,從週六開始,從冠狀病毒廣泛傳播的 16 個國家進入法國的旅客在抵達法國機場和港口時必須接受病毒檢測。

法國總理讓·卡斯特上個月宣布,從 8 月 1 日起,法國允許來自批准國家名單的旅客必須接受檢測,除非他們出示出發前 72 小時內進行的陰性檢測證明。

在法國檢測呈陽性的人必須隔離 14 天。

墨西哥

墨西哥目前新增冠狀病毒死亡人數 688 人,超過英國,位居世界第三。

週五,墨西哥衛生當局報告了新的全國 COVID-19 感染記錄,24 小時內記錄了 8,458 例新病例

這使得該國自該病毒出現以來記錄的感染總數達到 424,637 例。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目前只有巴西(92,475 例)和美國(153,314 例)死於該病毒的人數最多。

墨西哥的病例和死亡人數激增,而世界其他地區的病例和死亡人數也出現了類似的激增。

南非

週六,南非確診的 COVID-19 病例超過 50 萬例,佔非洲 54 個國家報告的冠狀病毒感染總數的 50% 以上。

這使得該國的病例總數排在第五位,僅次於美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儘管該國 5,800 萬的人口比這些國家少得多。

印度

印度的冠狀病毒病例數在過去 24 小時內再次飆升至 54,735 例,超過 175 萬例。

新增病例較週六的 57,118 例有所下降。衛生部週日還報告了 853 人死亡,總計 37,364 人死亡。

政府高級專家蘭迪普·古萊裡亞(Randeep Guleria)表示,新德里和孟買可能已經越過了峰值水平,但呈下降趨勢。

週六,印度民航部將國際航班的恢復時間再推遲一個月,直至 8 月 31 日。

所有隔離區的地方仍然處於封鎖狀態,而地鐵、電影院、游泳池、娛樂公園、酒吧、劇院、禮堂和其他社交聚會場所將保持關閉,直到本月底。

日本

據當局稱,在冠狀病毒「爆炸性傳播」後,日本沖繩旅遊區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要求民眾自我隔離兩週。

該地區州長丹尼·塔瑪基(Denny Tamaki) 週五對記者表示,“我們正在目睹感染的爆炸性蔓延。我們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直至8 月15 日。醫院不堪負荷。

這位領導人敦促居民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這個群島南部島嶼發現的大多數冠狀病毒病例都是在美國軍事基地發現的。

沖繩做出這項決定之際,在公佈每日新感染病例數創紀錄後,東京要求餐廳、酒吧和卡拉 OK 酒吧從 8 月 3 日起至本月底晚上 10 點關門。

自 1 月發現第一例病例以來,日本已有約 35,200 例感染病例,1,000 多人死亡。自5月緊急狀態結束以來,感染人數增加。

據哥倫比亞衛生部稱,週五,哥倫比亞的死亡人數超過 10,000 人。而在全球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美國,週五報告的過去24小時內有1,442人死亡,這是該國連續第四天單日死亡人數超過1,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