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關於何時何地戴口罩(如果有的話)的討論存在分歧,而口罩的使用表明了歐洲應對危機的支離破碎的態度。
世界衛生組織上個月改變了建議,稱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以減少冠狀病毒飛沫傳播的公共場所應佩戴口罩或自製布製面罩。
該公司先前曾辯稱,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健康人使用它們。
整個非洲大陸的戴口罩政策各不相同,不同政府對社交距離、封鎖和其他預防措施的態度也各不相同。
其中包括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些國家很早就實行了強制戴口罩的規定,而英國政府則敦促公眾不要佩戴臨床醫用級口罩(PPE),以確保醫護人員有足夠的供應。
隨著疫情的發展,歐洲各地公民對於是否選擇戴口罩的態度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下面我們來看看泛歐洲的事態。
態度的變化顯示南北分歧
歐洲國家人們對戴口罩的整體態度數據顯示出明顯的南北差異。
YouGov 和倫敦帝國學院全球健康創新研究所 (IGHI) 正在收集 29 個國家/地區有關 COVID-19 的行為和態度的數據,每週採訪約 21,000 人。
調查結果顯示,芬蘭、瑞典和丹麥等北歐國家表示,他們在公共場合不太可能戴口罩,他們的觀點基本上沒有改變。
儘管西歐的一些人——包括法國、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居民——在疫情爆發之初不太可能在公共場合戴口罩,但5月中旬實施封鎖後,戴口罩的報道激增。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義大利和西班牙,上週表示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的人數上升至 80% 以上,而北歐國家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這一比例低於 10%。
就居民的反應而言,英國是一個例外,據報告,使用口罩的比例從疫情首次在歐洲爆發時的接近0% 逐漸增加到上週的略低於40%,但從未像英國那樣出現戴口罩人數激增的情況。
政府反應和輿論面對報道
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分別於3月18日和25日成為首批強制在超市、藥局和大眾運輸工具上戴口罩的歐洲國家。
波斯尼亞不久後於3月29日做出反應,要求其公民在街上或家外行走時必須戴口罩或用布遮住口鼻。
此後,非洲大陸的其他當局也推出了不同程度嚴格的規則。
在更嚴厲的情況下,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要求奧地利人民做出“重大調整”,他表示所有公共場所都必須戴口罩,後來又放寬了規定。
波蘭也制定了類似的規定,要求人們在公共場合遮住鼻子和嘴巴,但在 5 月底放鬆了規定,表示在保持兩公尺社交距離的戶外空間中不需要戴口罩。
法國公共交通強制佩戴口罩,法國總統馬克宏週二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由於預防措施“薄弱”,他希望從 8 月 1 日起在室內公共場所強制佩戴口罩。
儘管法國目前的規定不那麼嚴厲,但這項措施並非沒有發生事故——上週末,數千人參加了西南部城市巴約訥的一場無聲遊行,一名公車司機因在法國南部城市巴約訥受傷而死亡。
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公共交通也強制佩戴口罩,從 7 月 24 日起,英國超市也強制要求佩戴面罩,與蘇格蘭保持一致。
英國四個國家在應對新冠疫情措施(特別是放鬆封鎖)方面採取了各自為政的做法,而且每個國家對口罩的立場也沒有什麼不同。
在西班牙,考慮到該國遭受的嚴重打擊以及最近新病例的增加,戴口罩的問題是有分歧和敏感的。
前真人秀選手兼歌手奧馬爾·蒙特在福恩吉羅拉的演唱會被取消,因為有報道稱他在之前的慈善活動中沒有戴口罩,這或許表明了公眾對此問題的緊張情緒。
當局強制規定六歲以上的所有人在室內公共場所必須佩戴口罩,而在室外公共場所,當不可能保持超過兩米的距離時,必須佩戴口罩。
加泰隆尼亞以及最近的阿拉貢、拉里奧哈、埃斯特雷馬杜拉、納瓦拉和穆爾西亞,包括巴利阿里群島,都開始強制佩戴口罩,無論人們彼此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與其他冠狀病毒預防問題一樣,歐洲各國政府對戴口罩措施的採用也存在巨大差異,公眾遵守規則的嚴格程度也各不相同。
在歐洲,口罩在立法和輿論上都存在分歧。
您有關於戴口罩或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故事想分享嗎?您可以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