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國家對「垃圾桶」食品品質大喊大叫

東歐國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本週受到了提振,捷克共和國也加入了對跨國食品公司的批評,指責這些公司銷售的產品品質低於富裕的歐洲國家。

在捷克農業部長瑪麗安·尤雷卡(Marian Jurecka)的領導下,捷克共和國將遊說歐盟禁止銷售與西歐銷售的優質產品具有相同品牌的劣質食品。

尤雷卡表示,他已下令在捷克共和國進行食品品質審查,並將與包括斯洛伐克在內的其他東歐國家的類似數據結合起來,以修改歐盟有關食品品質的規則。

尤雷卡表示,歐盟內部的食品品質應該是統一的,但對於“某些產品,我們實際上是歐洲的垃圾桶”,他對路透社說。

匈牙利農業部長法澤卡斯 (Sándor Fazekas)本週訂購匈牙利食品安全機構 Nébih 對 100 種食品進行了類似的品質審查。品質調查結果預計三月中旬公佈。

綜合研究應該可以更多地揭示東歐許多人長期以來一直懷疑的食品品質差異,但直到最近還無法完全評估。

在斯洛伐克,農業部和國家獸醫和食品管理局的食品檢驗員對2016 年11 月至12 月期間也在奧地利銷售的22 種食品進行了檢測。調查結果,發現品質有顯著差異。

「多達一半的產品存在顯著影響其品質的差異,」Matečná 說,據《斯洛伐克觀察家報》報道。

研究發現,斯洛伐克的產品在某些情況下含有較高濃度的人工甜味劑和防腐劑,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較低比例的肉類,且整體重量(以克為單位)較低。

這項研究是在斯洛伐克消費者協會 2011 年發布的食品報告之後進行的,該報告也強調了在八個不同歐盟國家的超市銷售的同名產品的顯著差異。

在匈牙利,法澤卡斯呼籲進行更廣泛的調查。國家食品安全主管機關發現與西方同類產品相比,24種產品的味道、氣味、成分甚至標籤都有所不同。

「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改變歐盟立法,這樣,如果一個產品具有相同的生產商、相同的包裝和相同的字體,那麼乍一看就是同一個產品,那麼它的成分也是相同的,」尤雷卡告訴路透社。

布拉格化學技術大學在 2015 年透露,即溶咖啡、優格、人造奶油和一些加工肉類等食品的原料與西方國家不同。

儘管消費者的憤怒最近才在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等國引起關注,但東歐的食品品質問題並不是一個新問題。

多年前,匈牙利政府研究食品品質差異。其調查結果與斯洛伐克和捷克當局公佈的結果類似,但沒有引起任何轟動。但現在其他維謝格拉德四國正在重新評估其食品質量,似乎正在齊心協力遊說歐盟以實現統一。

去年五月的歐盟農業和漁業理事會會議以及去年四月的維謝格拉德四人峰會討論了這個問題,根據匈牙利新聞網站報道hvg.hu。

歐盟法律允許類似名稱的食品有品質差異,只要其包裝上標示所有成分即可。

如果食品安全法規得到適當遵守,歐洲公司可以在歐盟自由銷售含有不同成分的食品。

消費者有責任了解他們所購買的商品,以確保他們吃的是從決心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跨國公司購買的最優質產品。

歐洲的跨國食品公司表示,各國食品的差異是由於食品供應商迎合當地口味和已知食譜造成的。

但捷克共和國的尤雷卡拒絕了這個解釋,他說中東歐國家有著深厚的歷史連結。

「我真的不認為捷克人和奧地利人有如此不同的品味,」尤雷卡說。 “當你看我們的菜單時,你會發現,多虧了奧匈帝國,我們的口味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