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起源的線索:小行星樣本來到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將展出一些灰塵。等待!在您點擊離開之前,這不僅僅是一些舊灰塵。

這些塵埃是小行星的樣本,其中既包含了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線索,也包含了終結地球生命的可能性。我們現在引起你的注意了嗎?

貝努 (Bennu) 是一顆近地小行星它也繞太陽運行。它的行進距離距離我們大約 1.2 億公里,但這並沒有阻止 NASA 太空任務的接觸嘗試。

經過七年多的旅行後,奧西里斯-雷克斯任務從本努採集了樣本並返回地球,在猶他州著陸。科學家認為,這顆小行星的樣本可能是“太陽系誕生之初未曾接觸過的時間膠囊”,可以為理解地球如何形成和生命起源指明方向。

101955 Bennu——它的全名——是以古埃及與太陽神拉、創造和重生有關的神話鳥。人們相信埃及貝努是鳳凰神話的靈感來源。

據信貝努是在 45.6 億年前銀河系太陽系最初形成時形成的。隨著太陽的形成,化學和分子生成的連鎖反應也開始了,形成了繞著太陽運行的圓盤。

在這個原行星盤中,水和鐵等物質形成更大的質量,最後聚集在一起形成行星。科學家認為貝努可能是太陽系行星形成之前早期階段質量之一的例子。

英國隕石研究中心的隕石研究員阿什利·金博士的評論中可以明顯看出研究來自地球潛在組成部分的樣本的興奮之情。自然史博物館。 「這有點像我們太陽系的剩餘構件,」金解釋道。

「當我們思考地球是如何形成時,所有成分也都被鎖定在貝努內部。因此,我們想要解開貝努的故事,了解太陽系的起源,然後了解地球的歷史,」金繼續說道。

通常,科學家只能研究隕石(墜落到地球上的小行星),它們因與地球大氣層的接觸而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有機會研究在太空中採集樣本的小行星,意味著在更原始的條件下可以得出更好的結論。

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海倫娜貝茨博士說:“我們相信,這些樣本來自我們認為可能將水帶到地球的小行星。”貝茨繼續說道,「當地球形成時,它是一個相當乾燥的環境,我們認為在地球後期演化過程中的某個時刻,水是從地外來源輸送過來的。我們認為貝努可能是向地球輸送水的小行星類型的代表。

他們尋找的不僅僅是水。人們正在尋找可能指向地球生命起源的有機成分——含碳分子。

如果貝努一隻手給予,另一隻手拿走,因為這顆小行星也被認為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危險的小行星之一。

貝努繞太陽的軌道模式與地球的軌道模式非常相似。這意味著科學家在未來的多個時刻預測的它可能會與我們的星球取得聯繫。

目前對潛在影響的最佳估計是在 2175 年至 2300 年之間直接受到影響,機率為 0.037%。

那麼這並不是一個很有可能發生的事件。但如果真的發生了,結果將是毀滅性的。這次碰撞將產生超過 1,200 兆噸 TNT 當量,是迄今為止測試過的最強大核武「沙皇炸彈」威力的 20 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