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荷蘭指揮家伯納德·海丁克去世,享年 92 歲

海丁克獲得九項葛萊美獎提名,並榮獲兩項葛萊美獎:2003 年與皇家歌劇院合作錄製雅納切克的《Jenufa》歌劇,以及2008 年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錄製蕭斯塔科維奇的第四號交響曲。

其管理機構宣布,荷蘭指揮家伯納德·海丁克(Bernard Haitink) 於週四在倫敦家中去世,這位荷蘭指揮家優雅而優雅,曾領導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27 年,並在倫敦、芝加哥和波士頓擔任領導職務。他92歲了。

海丁克1929年3月4日出生於阿姆斯特丹,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和指揮,並於1954年7月9日與荷蘭廣播聯盟管弦樂團首次合作指揮。

1956 年11 月7 日,他與荷蘭頂級管弦樂團皇家音樂廳進行了首次演出,並於1961 年與尤金·約胡姆(Eugen Jochum) 成為聯合首席指揮,並於1963 年成為唯一首席指揮,一直擔任該職位直至1988 年。

海丁克以不帶閃光的詮釋而聞名。

「海丁克的風格充滿激情,而不是預兆,幸運的是沒有沉重感,」美聯社評論家丹尼爾·J·瓦金(Daniel J. Wakin) 1991 年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奏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後寫道。

在英國的職業生涯

海丁克在英國發展了漫長而有影響力的職業生涯,他於 1969-79 年間擔任倫敦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並於 1978-88 年間擔任格林伯恩音樂節的音樂總監。

1987 年,他接替科林·戴維斯(Colin Davis) 擔任考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音樂總監,一直擔任到2002 年。製作的威爾第(Verdi) 的《福斯塔夫》(Falstaff) 的色彩繽紛的作品,該作品使翻新後的皇家歌劇院重新開放1999 年 12 月。

「過去三十年多來,如果我們在音樂廳和歌劇院多次見到海丁克,那就是我們的收穫,因為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領先指揮家之一,一位天生的音樂家,在海在丁克從考文特花園辭職之前,安德魯·克萊門茨在《衛報》上寫道:“他處理的每一件事都罕見地結合了嚴謹和表現力。” “海丁克的表演始終反映了他本人:直接、不張揚、極其真實。”

前往美國

海丁克於2006 年至10 年間在音樂總監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 和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 任期內擔任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並於1995 年至2004 年期間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 1994年至2000年期間,他也擔任歐盟青年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

穆蒂在一份聲明中說:“他的去世給音樂世界留下了巨大的空白。”

海丁克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指揮了111 場演出,於1972 年2 月首次亮相,並於2002 年帶領樂團前往加利福尼亞州科斯塔梅薩和卡內基音樂廳進行巡迴演出。月30 日至2019年9月6日,奧地利薩爾斯堡貝多芬和布魯克納的節目;倫敦;和瑞士盧塞恩。

海丁克獲得九項葛萊美獎提名,並榮獲兩項葛萊美獎:2003 年與皇家歌劇院合作錄製雅納切克的《Jenufa》歌劇,以及2008 年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錄製蕭斯塔科維奇的第四號交響曲。

他錄製的唱片包括為倫敦交響樂團 LSO Live 廠牌錄製的貝多芬和布拉姆斯交響樂套曲,以及為 Phillips 和 EMI 錄製的大量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