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週六為其盟友敘利亞取得了勝利,迫使安理會將向該國主要由叛軍控制的西北部地區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限制在土耳其境內的一個過境點,西方國家稱此舉將切斷130 萬人的生命線。
俄羅斯認為,援助應該從國內跨越衝突線提供,並表示只需要一個過境點。
聯合國官員和人道主義組織與聯合國安理會絕大多數成員一道辯稱,在周五任務期限到期之前一直在運作的兩個過境點對於為敘利亞西北部數百萬貧困人口提供幫助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第一例病例中。
安理會以 12 比 0 的投票結果批准從土耳其單次過境,俄羅斯、中國和多明尼加共和國投了棄權票。
俄羅斯否決威脅阻止比利時和德國的行動
這次投票結束了俄羅斯和中國與其他 13 個安理會成員之間為期一周的高風險競爭。壓倒性多數投票兩次維持從土耳其出發的兩個過境點,但俄羅斯和中國否決了這兩項決議——自2011年衝突開始以來,這是俄羅斯第15次和第16次否決敘利亞決議,也是中國第9次和第10次否決。
德國和比利時曾是廣受支持的兩個過境點決議的提案國,但最終不得不在俄羅斯再次否決的威脅下做出讓步。他們週六提出的決議僅授權一年內從土耳其設立一個過境點。
一月份,俄羅斯也利用否決權威脅,迫使安理會通過一項決議,將從土耳其到西北部運送援助物資的過境點從四個減少到兩個,從而為敘利亞取得了勝利。它還將自 2014 年跨境交付開始以來一年的任務期限縮短了一半,至六個月。
在周六通過決議之前,安理會拒絕了俄羅斯提出的兩項修正案,其中一項修正案暗示美國和歐盟對敘利亞的製裁阻礙了人道主義援助。這一論點遭到川普政府和歐盟的強烈拒絕,並指出他們的製裁包括人道主義援助的豁免。它也拒絕了中國的一項修正案。
俄羅斯駐聯合國副大使德米特里·波利安斯基(Dmitry Polyansky)在投票後表示,莫斯科從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過境點——從巴布哈瓦到伊德利卜——週六的決議本可以在幾週前獲得通過。他表示,俄羅斯在投票中投了棄權票,因為該決議的談判因「笨拙、不尊重」而受到損害。
波利安斯基指責安理會中的西方國家虛偽得“前所未有”,稱他們準備因單邊制裁而危及跨境援助。
他表示,向敘利亞西北部提供跨境援助不符合國際法,因為聯合國在該地區沒有存在,他稱該地區被「國際恐怖分子和武裝分子」控制,因此無法控制和監控誰獲得援助。
他補充說:“俄羅斯一貫支持在充分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並與其合法政府協調的情況下向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這個問題不應被政治化。”
失去邊境口岸使“數百萬人面臨風險”
德國大使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反駁說,雖然俄羅斯談論跨越衝突線提供援助,但「實際上並沒有」發生。
他說,他的一方努力維持多個援助過境點,包括東北部伊拉克的阿爾亞魯比亞過境點,該過境點於一月份關閉,因為這是向數百萬人有效提供援助所需要的— —他要求Polyansky“這很笨拙嗎?”
霍伊斯根說:“這就是我們過去幾週試圖做的事情,以便為人們提供最佳的服務。”
英國代理聯合國大使指責俄羅斯「可恥地」繼續將這一進程政治化。
「我們感到失望的是,安理會別無選擇,只能批准一項決議,該決議不能滿足敘利亞人民的人道主義需求,減少了人道主義准入,使生命面臨危險。我再次重申,我們感謝英國特使喬納森艾倫表示:“這顯然是俄羅斯和中國的責任。”
美國大使凱利·克拉夫特向安理會表示:“今天的結果讓我們對薩拉姆門和亞魯比耶邊境口岸的喪失感到震驚和憤怒。”
「在那些緊鎖的大門後面是數以百萬計的婦女、兒童和男人,他們相信世界已經聽到了他們的懇求。他們的健康和福祉現在面臨巨大風險,」她說。
儘管如此,克拉夫特仍稱,鑑於俄羅斯和中國“願意使用否決權迫使人道主義援助大幅減少”,授權通過巴布哈瓦進行為期 12 個月的准入是“一次勝利”。
克拉夫特說:“這場莊嚴的勝利絕不能結束我們為滿足敘利亞日益增長的人類需求而進行的鬥爭——這場鬥爭還遠未結束。”
比利時和德國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包括 80 萬流離失所的敘利亞人在內的 130 萬人生活在阿勒頗地區,其中包括 50 萬名兒童,他們透過巴布薩拉姆過境點接受了人道主義援助,但現在援助被切斷。
「今天又是悲傷的一天。對於安理會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但最重要的是,對於該地區的敘利亞人民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 “亞魯比亞和巴布薩拉姆都是至關重要的過境點,可以以最有效的方式為人們提供應得的人道主義援助。”
他們在後來的聲明中補充說:“一個過境點是不夠的,但沒有過境點就不會讓整個地區的命運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