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elanjana Mukhia 和 Paul de Clerck
世界領導人將於下週在日內瓦舉行會議,開始談判一項新的國際法,以確保企業在其全球營運中尊重人權和環境。但由於缺乏歐洲各國政府的支持,這項重要的聯合國條約面臨風險。
每一天,企業造成的侵犯人權和環境破壞都會成為全球頭條新聞:印尼的棕櫚油種植園或危地馬拉的生物燃料導致原住民社區流離失所;受海灣地區大型專案和非洲採礦業剝削的工人。
這些虐待行為的受害者,特別是邊緣化社區的婦女,幾乎總是無法訴諸司法或有效的補救措施。那些敢於發聲的人可能會面臨威脅、任意逮捕,甚至被被殺。當他們成功提出申訴時,他們通常會看到自己的主張被駁回——有時是在經過十年或十五年的激烈司法鬥爭之後。財力匱乏、勇敢的申訴人正在與律師大軍支持的大公司進行一場不太可能的戰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項聯合國條約 — — 它將成為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將定義公司的人權義務並保障受害者的權利 — — 來解決這種巨大的權力不平衡問題。
人們自然會認為,由於歐盟是建立在人權、正義和法治等基本價值觀之上的,歐盟及其成員國將支持這一議程,並努力確保該條約能夠有效地保護人權。人們的人權。但事實上,情況恰恰相反,歐盟正在阻礙這項重要條約的進展。歐盟成員國不僅在2014年投票反對啟動談判的決定,此後一直阻撓談判進程。
我們的政府認為,尊重人權可能會影響歐洲企業的競爭力。為了保護歐洲公司的競爭力,他們採取了誤導性的努力,準備發起一場逐底競爭,剝削工人並摧毀我們的星球。除了法國立法者採取的一些令人鼓舞的初步措施外,我們的領導人似乎認為自願的方法就足夠好了,由公司自己決定遵循哪些規則。事實上,布魯塞爾機構和歐洲許多國家政府都認為,對大企業有利的事情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主要論點是這些公司創造了就業機會。歐盟支持庭外和解制度就是一個例子,該制度允許公司起訴政府採取可能符合公共利益但影響其預期利潤的措施。儘管歐盟迄今不願意為企業侵權行為的受害者建立強有力的權利,但它正在盡最大努力加強企業和投資者的可執行權利。
這是短視的、有缺陷的和危險的。不受監管的國際貿易和全球化的擴張促進了由超大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的出現,其基礎是利用南半球廉價且無組織的勞動力。這種模式讓女性集中於收入最低且不穩定的工作使就業依賴少數超級強大的經濟參與者,並摧毀了歐洲無數的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這些企業無法與許多國家普遍存在的低勞工標準競爭。我們的政府頑固地繼續認為這些超大型公司的利益等於公共利益,造成了不平等、氣候變遷以及在歐洲滋生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條件。
現在是對那些變得如此強大以至於對國家和國際公共政策具有過度和破壞性影響的大公司進行監管的時候了。他們已經以犧牲人類和地球為代價而擊敗的法規清單是無窮無盡的。他們不希望化學農藥被禁止,他們不希望有義務報告納稅情況,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避稅,他們希望我們的政府繼續投資化石燃料。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最近的一份報告就證明了這一點改變歐盟報告。
週三,歐盟理事會人權工作小組將決定歐盟是否參加下週在日內瓦舉行的活動。如果他們不參加,他們就沒有談判授權。
日內瓦會議是避免富裕國家和新興國家企業之間競相競爭的獨特機會。歐盟及其成員國不應拖延談判,提出可笑的程序性反對意見,並呼籲企業坐在談判桌前為條約談判做出貢獻,而應利用其所有技能和經驗,就這一重要步驟達成一致,以防止企業侵犯人權。
尼蘭賈納·穆希亞是全球參與主管國際行動援助組織, 和保羅·德·克萊克是經濟正義計畫的協調員歐洲地球之友。
查看文章中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