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峰會閉幕,問題是英國脫歐後歐盟未來將如何運作

歐盟高峰會已經落下帷幕,有些人則認為這是歐盟的結束。英國脫歐在峰會上佔據主導地位,並引發了指責遊戲,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自然成為目標。其他人也處於前線。

「我不會讓自己受到媒體的鼓勵或沮喪。媒體寫道,荷蘭人投票反對歐盟-烏克蘭協議,因為我捲入其中,現在又說英國投票離開歐盟,因為我也捲入其中。坦白說,我不在乎,」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總統被指責在公投前沒有採取足夠強硬的立場,很少發表激動人心的演講來捍衛歐盟。相信有些人認為他對震動歐盟的地震負有責任。幾位歐洲領導人認為,地方性議題已被掩蓋。英國脫歐是現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教訓。

「英國公投的結果反映了長期以來影響歐盟的一系列危機。歐洲領導人一直無法解決這些危機,而是一直試圖掩蓋它們。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從英國發生的事情中得出結論,」波蘭總理貝塔·西德洛 (Beata Szydlo) 表示。

但針對歐盟執委會主席的批評只是冰山一角。在表面之下,工會的治理和運作受到了質疑。

歐洲人使用投票箱作為他們集體民主的聲音。歐洲機構所做的決定是他們沒有發言權的。是時候改變策略了?

「許多公民仍然將其視為一個由政治精英提出的項目。我們現在必須看到的是,歐盟從一個精英項目變成一個公民項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必須在歐盟發展更民主的合法性。

目前由 27 國組成的集團將就頗具爭議的 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進行辯論。批評人士稱,談判是秘密進行的,不民主。

會從英國脫歐中學到教訓嗎?讓·克洛德·容克敦促歐盟領導人支持該協議。包括戴維·卡梅倫在內的許多人對2014年盧森堡前首相上台的投票制度感到不滿。

「我認為這對歐洲來說是一件壞事,因為該委員會的地位有可能將更多權力交給歐洲議會,從而削弱各國政府的權力,」他在 2014 年對下議院表示。

有人認為,反歐盟情緒的高漲始於 2014 年容克的任命。但顯而易見的是,批評的浪潮有可能發展成為浪潮。是否吸取了教訓來承受它?